生命的群体效应 -《失控》
本文由tom原创,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ork-jlsun.github.io//2016/02/24/shikong.html
一个鸟群并不是一只硕大的鸟。科学报道记者詹姆斯.格雷克写到:“单只鸟或一条鱼的运动,无论怎样流畅,都不能带给我们像玉米地上空满天打旋的燕八哥或者百万鲫鱼鱼贯而行的密集列队所带来的震撼。。。。。。(鸟群疾转逃离掠食者的时候)高速电影显示着,转向的动作以波状传感的方式,以大约七十分之一秒的速度从一只鸟传到另一只鸟。比单只鸟的反应要快得多。“鸟群远非鸟的简单聚合。
在《蝙蝠侠归来》中有一个场景,一大群黑色大蝙蝠一窝蜂地穿越水淹的隧道涌向纽约市中心。这些蝙蝠是由电脑制作的。动画绘制者先制作一只蝙蝠,并赋予它一定的空间以使之能自动地煽动翅膀;然后再复制出几十个蝙蝠,直至成群。之后,让每只蝙蝠独自在屏幕上四处飞动,但要遵循算法中植入的几条简单的规则:不要撞上其他的蝙蝠,跟着自己旁边的蝙蝠,离队不要太远。但这些”算法蝙蝠“在屏幕上运行起来时,就如同真的蝙蝠一样成群结队而行了。
群体规律是由克雷格.雷诺兹发现的。他是在图像硬件制造商symbolocs工作的计算机科学家。他有一个简单的方程。通过对其中各种作用力的调整—多一点聚集,少一点延迟—-雷诺兹能使群体的动作形态像活生生的蝙蝠群,麻雀群或者鱼群。甚至在《蝙蝠侠归来》中的行进中的企鹅群也是根据雷诺兹的运算法则聚合的。像蝙蝠一样,先一古脑得复制很多计算机建模的三维企鹅,然后把它们释放到一个朝着特定方向的场景中。当它们行进在积雪的街道上,就轻易地出现了推推搡搡拥挤的样子,不受任何人控制。
雷诺兹的简单算法所生成的群体是如此真实,以至于当生物学家们回顾自己所拍摄的高速电影后,他们断定,真实的鸟类和鱼类的群体行为必然源自于一套类似的简单规则。群体曾被看作是生命体的决定性象征。某些壮观的队列只有生命体才能实现。如今根据雷诺兹的算法,群体被看作是一种自适用的技巧,适用于任何分布式的活系统。无论是有机的还是人造的。
读后感:牛逼,确实是那么回事情,简单确如此强悍
This article used CC-BY-SA-4.0 license, please follow it.